2016-04-18来源:新浪收藏 |
[响应中国美协“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”主题实践活动] --- 董希源红色写生之旅(麻田八路军总部) 新华社记者——袁思陶 破垒穿沟标奇迹,搀枪满地汉家旗。深入敌后太行北,抗倭八年志不移。 山西麻田,八路军总部旧址,这是画家董希源红色写生之旅的第四站。昨天他还在黄崖洞面景写生,挥豪涂抹,今天一大早,他又马不停蹄地奔赴麻田,在旧址前支起他那久负盛名的特殊规格大画架,迅速展开了今天的写生工作。 董希源今天为何这么着急?难道是要为了应付任务而赶时间?不,不,他的急,他的赶,完全是他创作激情的自然流露。董希源解释道:“我恨不得一下子就画完、画遍所有八路军抗战题材的作品。”你看他起笔之后那不火不燥、工整细致的勾勒,一笔一线、一横一直的绘描,你就会慢慢地疑惑顿解。因为单单旧址那几十间四合院砖木结构屋舍的精细工笔表现,在尚未作进一步深化的情况下就花了他四个多小时。 “千山万壑,铜壁铁墙,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。”每当听到这首曲子时,自小看着《地道战》、《地雷地》等抗日故事长大的董希源就心潮湃湃,久久难以平静。在他成为职业画家后,就萌发了有朝一日要到八路军总部采风写生的想法,今天终于如愿以偿,这叫他怎么不兴奋呢? 麻田镇地处太行山深处,居于晋、冀、豫三省要隘,东出邯郸,西达太原,北上阳泉,南下长治,易守难攻,有“晋疆锁钥,山西屏障”之称。抗战时期的1937年11月,129师师长刘伯承、副师长徐向前率领八路军进驻辽县(今左权县)西河头村,麻田镇就成为根据地的前沿。1940年11月7日,八路军前方总部、野战政治部、后勤部、卫生部、军工部、中共中央北方局、北方局党校、新华社华北分社、鲁迅艺术学校以及129师司令部等机关,移住麻田镇周围,使这里成为前方抗战的活动中心,被誉为太行山的“小延安”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朱德、彭德怀、左权、滕代远、罗瑞卿、刘少奇、陆定一、杨尚昆、刘伯承、邓小平、徐向前、杨秀峰、薄一波等都在这里领导人民进行过抗日斗争和革命活动。 既然是现场写生,就必须忠于历史的原状原貌,这是董希源始终遵循的原则。他将总部机关、邓小平故居作为画面的主体予以突出,刻画仔细认真,一丝不苟,把自己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敬仰之情化入到那晋式四合院的每一砖、每一瓦之中,甚至连檐角、门框、墀头、台阶、磨盘的一些具体局部细节都不放过,以写实逼真去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。为了活跃画面,他又特意在画面右角留出大片空白作为近景位置的安排,阔笔疾书,以小写意画法绘出三棵虬曲苍劲、高大古朴的老槐树,既表达出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沧桑,又能与工整细腻的屋舍形成一工一写的鲜明比照,纵深层次感大大増强。然后再发挥自己擅长山水画的优势,参揉运用折带、小斧劈等多种皴法,工写结合,浓焦并施,饱含深情地绘描群峰连绵、巍峨高大的太行山,以之为旧址的背景,既符合现场真实状况,又气势磅礴,从而构筑出一个宏大的历史叙述场面。 由于超大型的画架画板颇为惹眼,更由于绘画功夫扎实、技艺过硬,董希源每次外出写生,总会引起路人特别是美术爱好者的大肆围观,今天当然也不例外。镇上许多老农目睹他的现场作画后,纷纷要求与老师合影,为了不干扰影响创作精力,写生团队的工作人员只能耐心地逐一解释道:等初稿完成后,会满足你们的要求的。现场写生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,又近日暮黄昏,初稿也基本告成,收拢画板画架,整好行囊,明天的董希源即将千里大跨跃,时隔五个月后再一次奔赴陕北延安,以全新的眼光去解读那一段红色历史,以更高的要求去表现革命圣地的光荣岁月。正所谓:红色征程春风荡,写生万里看董郎。 责任编辑:王洁 |